【青浦】心灵手巧 茭白叶变宝
2014年09月11日浏览次数: 397发布方: 青浦区


心灵手巧  茭白叶变宝

——记全国“百姓学习之星”沈萍


故事摘要:在青浦区练塘镇以精湛编结技艺带动村民致富。她积极参加社区学校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在学习了编结技艺后,利用茭白叶变废为宝,不断创新、研发编结方法,制作为出口商品。在她的教学、辅导下,她所在的练塘镇有6000多人从事茭白叶编结这一产业。

 

青浦区练塘镇,是全国著名的茭白叶生产基地,每年种植3万亩茭白。产销茭白一直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但如何处理茭白叶却是令当地政府和农民头痛的难题。每年练塘镇会产生约6000吨茭白叶,这些茭白叶既不能喂猪,也不能造纸;焚烧会污染空气,堆积在道路边、河道里,时间一久就散发出难闻的恶臭。然而,走进如今的练塘镇,既不见堆积的茭白叶,也闻不到腐烂的茭白叶发出的异味。究竟是什么法宝,令原先让人头疼的废弃茭白叶消失得无影无踪?


琢磨  创新变废为宝


1995年,练塘草制品经营部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利用茭白叶色泽青绿、气味芬芳、适宜编结的特点开发茭白叶资源,编结茭白叶工艺产品。曾在练塘柳条外贸厂里当过五年编结工的沈萍,在一次交售编结的草制品时,正巧碰到一位日本客户急需加工一批产品,因经营部刚刚成立,没有技术人员,大家只能看着客户的图纸发呆,沈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依照图纸细细琢磨,用茭白叶做原料,把图纸上的动物造型一一编结出来,有的地方还有些新的创造,令客户十分满意。草制品经营部当即聘她为技术员,负责产品的试样和开发。


“茭白叶编结和其他原料编结工艺类似,我从小就喜欢编结,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能用蔺草编织出小工艺品。在尝试编结茭白叶之前,我已经是厂里的编结工人,所以看到日本客户的图纸时,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就编结出了样品。”沈萍说。


茭白叶编结的工艺品,具有一股特殊的芳香,这些工艺品在日本一经试销,就好评如潮。很快,日本客户带着大量订单再次来到了练塘镇。练塘镇成人学校看到了茭白叶编结的前景,抓住了这一契机,组织教师、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及时开发了《茭白叶编结》这一特色课程,并在社区开展培训,沈萍成了第一批学员。由于此前积累了较多的编织基础,她很快就从其他学员中托颍而出,成为茭白叶编结的佼佼者。


只依靠沈萍一人的编结力量,既不能满足客户的大量需求,也无法解决6000吨茭白叶的处理问题。因此,在学有所成之后,沈萍与练塘成人学校联手,开始为其他村民培训茭白叶编结,并成立茭白叶编结服务社,鼓励更多的村民参与到这项劳动中。



吐哺  传艺不辞辛劳


从自己学习到教授他人,不仅需要沈萍自己转变,也需要周围村民配合。刚开始时,村民们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编结茭白叶,沈萍挨家挨户上门跑,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村里人忙完农活,喜欢聚在一起打麻将,沈萍劝他们说,与其打麻将,不如来学编茭白叶,既能为自己带来经济收入,也能掌握一门手艺,还能帮助解决村子的环境问题。在她的努力下,部分村民同意和她一起学习。为了方便村民,练塘镇成人学校将茭白叶编结课程直接开设在一些村民家中。


由于教学时耐心细致,沈萍教授的茭白叶编结受到了许多村民的好评,一些原先不愿意学习编结的村民也渐渐加入进来。成校的《茭白叶编结》课程也逐渐成为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品牌。


在教学时,沈萍总是保证教会每一个人。一些年长的村民记忆力不好,而且不识字,他们学习茭白叶编结时特别慢,沈萍就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手把手地教他们一步一步地编。“在教老年人时,一定要帮他们把编结的材料先拿尺量好,裁成统一尺寸,然后教他们正确的手势,只有手势对了,编出的产品才符合要求。”每天吃完晚饭后,沈萍会挨家挨户上门查看、指导,帮助纠正不符合要求的编结品。“编出的产品如果不符合要求,不仅客户不满意,更是浪费了村民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产品总是被客户退回来,大家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沈萍说。因此,她必须在村民交货前先为他们把好关,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编织品,立刻重新指导他们正确编结。待每户人家都走访一遍,回到家中往往已超过21点,沈萍还有自己的产品需要编结完成,在茭白大量上市的季节,她经常要忙到凌晨1点才睡觉。“有时候,因为新学的样式比较复杂,一些村民某个步骤遗忘了,心里着急,就直接拿着编了一半的产品来找我。这时候,即便我正在吃饭,也会立刻放下碗筷教他们,直到他们学会为止。”沈萍说。


每拿到一个新的样式,沈萍都要先着急学会如何编结。因为日本客户每年都会给出一些新的样式,沈萍经常要摸索一些全新的编结方法。“大部分比较简单的样式,我看过图纸后能一次就编出客户满意的产品,但也有一些样式比较复杂,需要反复编结三四次。”沈萍说,“比如编结一艘宝船,要花四五道工序。先将等长的茭白叶编成船底,然后在上面加上甲板、船舱、桅杆等部件,再插上竹签,穿上细绳和小球,才算完成。又比如编织一尊神像,要编得漂亮、传神,还要保证左右对称,对工艺的要求非常高。”为了保证编结的茭白叶工艺品色彩、规格统一,每次拿到新的样式,沈萍都会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将茭白叶统一裁剪成一定的规格尺寸,然后一一对比,将颜色一致的挑选出来用于编结。这道工序非常花时间,好在她的丈夫非常支持她,经常帮她一起裁剪、比对。


自己学会新的样式之后,沈萍再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将不同的样式教授给其他村民,比较复杂的产品,一般教给年纪更轻的村民编结。“青年人学习能力强,学得快,比较适合编结这些难度高的式样,如果把复杂的式样教给老年人,他们学了很久都没学会,积极性就会有所下降。”沈萍说。


由于在教学中表现突出,沈萍曾获得全国“双学双比先进个人”殊荣,她的几个姐妹也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09年时,她的茭白叶编结工艺还参加了上海教博会社区教育展示。



改观  编结创造美好


从事茭白叶编结主要人员是农村家庭妇女、老人及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扩大规模,练塘镇成校与镇妇联一起开展了“双学双比”“家家富”等活动,使一些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练塘镇“4050”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如今,沈萍的茭白叶编结服务社成立已十多年,她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她将辅导、验收、产品销售、资金运行一肩挑,尽管很累,但很踏实,看到家乡一批批闲散的家庭妇女、中老年富余劳动力重新寻找到就业门路时,她深感欣慰。为了帮助村民提高编结的积极性,她刻苦钻研,十多年来开发了几十个简单易编的样式,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蒸淀、沈练等村,进行耐心细致的编结辅导,让更多农户参与这一事业。目前练塘镇的编结网遍及全镇25个村近5000户家庭。因为编结好的成品主要销往日本,作为装饰新年的工艺品和“鬼节”时焚烧的祭祀用品,属于一次性用品,所以每年的需求量都很大。每年练塘镇茭白叶编结总产值超过3400万元,平均每户家庭年收入1万元,一些年轻人多的家庭年收入可达2万元至3万元。


以往,农闲时的练塘镇总能听到“哗啦哗啦”的麻将声,自从学习茭白叶编结后,麻将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妹妹学姐姐,媳妇教婆婆,孙女帮奶奶,邻里共磋商,共同奔小康”的祥和情景。沈萍说:编茭白叶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提高了家庭收入,刚开始时,许多丈夫对妻子从事茭白叶编结不屑一顾,后来看到编结茭白叶能提高收入,纷纷加入进来,连麻将也不打了。一些原先婆媳关系紧张的家庭,在一起学习编结茭白叶后关系也大有好转。“不仅如此,原先令人头疼的废弃茭白叶得到了充分的再利用,马路旁、河道中再也见不到堆积的茭白叶,甚至出现茭白叶供不应求,要向其他省市收购的情况。练塘镇的市容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茭白叶编结这一变废为宝的绿色编结工艺已成为练塘镇新兴的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带头人,沈萍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到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她的愿望是通过茭白叶编结,编织人生、服务乡里、奉献父老乡亲。如今,她已逐渐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作者:蔡凌瓴  姚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