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从“失独家庭”到十佳学习型家庭
2014年10月10日浏览次数: 233发布方: 浦东新区


李楠君、孙根娣夫妻俩年轻时代曾下乡插队,在经历了30多年的艰辛劳动和生活磨砺之后,1999年从江苏退休回沪,憧憬着安度晚年。2001年3月,独生子突然病故,“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刻骨铭心之痛使孙根娣腹部生瘤,住院手术治疗,后又患脑梗再次住院;李楠君在职期间因举报腐败、遭报复殴打留下的腰伤后遗症3次复发,住院治疗……


面对接踵而来的人生不幸,夫妻俩振作精神,勤奋学习。2002年夏天,他们主动将家中508册藏书捐赠给居委会,冒着酷暑高温登记编号,自己动手将托儿所的3张旧小桌子加高桌腿、重新油漆当书桌,清洗书橱、打扫房间,办起小图书室,发起成立“振兴中华读书会”,连续13年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电视台“文化浦东”和“新闻坊”节目曾采访报道,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学习型团队和高桥镇“十佳文化活动品牌”。从2004年至今,李楠君义务担任上炼二居委办学干部和全民终身教育推进员,开拓创新,办起14个教学班级和文体团队,开展各种群众喜乐闻见的学习活动,连续8年被评为“示范市民学校。”



近8年来,李楠君搜集、悉心研究30多种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高桥的人文典籍,编写了25万字的《浦东高桥历史文化》系列教材1-5集,先后讲课300多次,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从2003年初开始,李楠君怀着对消防战士的深切敬爱之心,连续12年每周3晚上背着电子琴到高桥消防中队义务教歌、讲课。“迎世博”期间、夫妻俩自编自导,与消防战士共同演出的小品节目——《楼上楼下》在高桥镇文艺汇演中荣获二等奖。他们虽然家庭收入低,但多次购买营养品慰问受伤的战士,给英勇牺牲的杨波烈士的父母寄去300元慰问金,《浦东消防》刊物曾发表文章赞誉他们是“红门向导,军中园丁。”



李楠君近十年来撰写的社情民意文章有200多篇被采用,其中被全国政协和中央统战部采用26篇,胡锦涛、温家宝、回良玉同志各批示一篇,他提出的2项建议被吸纳进国家十一五规划。2006年,上海市政协特邀他在市政协委员信息工作培训班上专题介绍写作社情民意的经验,2013年,上海市委统战部和浦东新区政协聘请他为特邀信息员。


学习,改变了这个失独家庭的命运。近十年来,先后被授予浦东新区十佳学习型家庭、十佳志愿者、退休职工学习标兵、上海市学习型家庭示范户、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先进个人和民革中央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等83种荣誉称号以及各种征文、论文获奖证书42份。《人民政协报》、《东方城乡报》等11种媒体先后15次采访报道他们的事迹。这一切,激励着他们继续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中国梦奉献余热。


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