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身份
2014年09月18日浏览次数: 242发布方: 浦东新区

身  份

——“学者”于进江


故事提要

于进江,山东威海卫人氏。17岁参军,南下离休干部,现居住在金桥镇。从放牛娃、军人、管理干部、离休干部、“健康达人”、到志愿者。身份的转换,传奇的一生最好地诠释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虽然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身份,但如果有一个人的身份是:放牛娃、军人、管理干部、离休干部、“健康达人”、志愿者,这是否有点传奇的色彩。他,就是现居住在金桥镇的于进江先生,于老还有一个一生不变的身份——“学者”。


学者:现代一般认为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风潮的人。于老先生对于这一自封 “学者”的解释则是:求学者,简称“学者”。


细细想来,于老先生的一生不正是“学者”的一生么。1947年,山东威海卫17岁的于进江加入了人民解放军队伍,大字不识几个放牛娃成了军人。



随部队南征北战,在熔炉中戎马生涯。这一身份的转换,使于进江的命运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部队里除了行军打仗,还要进行文化学习,于老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一次在行军的途中休息时在一片沙滩上席地学习的场景。部队的生活让他逐步养成了一有时间就学习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许多人还不明白这一浅显的道理,还在孜孜不倦地追寻着“不输在起跑线上”,总认为学得早、学得难就是赢在起跑线上了,这完全是缘木求鱼的愿望,其实只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的赢在起跑线。


这一段军人的生涯,给于进江最大的影响就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他随部队南下到上海的时候,已经能够基本认识常用的汉字了。所在部队接管了上海的银行,于进江也从军人成了银行的管理人员,当第一次手握公章在文件上加盖时,他深知责任的重大:一个才19岁的乡下孩子,凭什么接管大银行?这是党和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要承担起这份信任必须要有这份能力,而要有这份能力必须要努力学习。为回报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于进江拿出了在战场上的决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坚持学习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把自己的文化提高到了高中水平,所学的管理知识也都应用到工作的实践中,文化素质的提高、管理能力的提升也为自己打开了上升的空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领导的信任,于进江最后被提拔到银行的高管。


从戎马生涯到按部就班、从扛枪杆子到握印把子,这一身份的转换让于进江深深地体会到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1991年,于老从银行高管的岗位上离休。工作战斗了大半生也该回家颐养天年了。于老有个幸福而圆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儿女孝顺。一双儿女在于老言传身教下都获得了成功,现在都在外企担任高管的职务。


儿女们都希望父母能和他们一起生活,相互照顾。于老则认为:子女都有各自的事业和家庭生活,我现在身体好,我不要靠子女,要自己活出新的精彩。


于老选择了用学习充实生活内容、用学习提升生活质量。从管理高层到离休干部,从颐养天年到终身学习。这一身份的转变使于老充分地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看到金桥镇社区学校的招生信息,用于老自己的话说,就是“犹如饥饿的孩子找到了食物,甭提有多高兴”。他深知学习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报名参加了电脑和折纸两门课程的学习。



对于完全没有上过学、年龄已过古稀的老人学习电脑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于老把《新华字典》的拼音表复印放大后揣在怀里,随时随地看、随时记忆。社区学校的老师也对于老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在上课时,老师勤于在课桌边观察其学习情况,每每发现有疑问的时候,就立马上前手把手地教,直到教会才离开。于老还特地在家购置一台电脑供自己在家复习,每天反复练习直至熟练,他还幽默地说“人家是笨鸟先飞,我只能是老鸟多飞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努力学习,于老学会了计算机应用,这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以前是电视机里放啥看啥,现在是想看啥就看啥;以前是学习要到学校才能进行,现在是电脑里随时都能学习。他还学会聊天和视频,经常和远在瑞士的儿子、孙子进行远距离的视频和交流。


在学习折纸的过程中,于老还经常会有许多异想天开的创新:如折纸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要求做一只方形的纸屑箱,于老则在此基础上中间一缩再一放折成了一顶遮阳帽;在折蝴蝶时,他还会在蝴蝶头上装上长长的蝶须,老师和同学们都称赞于老有创意,作品还在终身学习展示会上作为展品。于老还将自己的作品置于纸花丛中放在自家桌上作为艺术品自我欣赏。这一场景被来进行慰问的老同事发现并拍了照片发到了网上,许多朋友都通过手机看到了他的作品,有不少熟人都亲切的管他叫“老小孩”……


初战告捷,让于老兴奋不已,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参加了交谊舞、茶艺、太极等班级的学习。为学习交谊舞,于老每天早来半小时与同学们一起温习上次课程,晚走半小时复习步伐;为了配合教学,他还花了160元组装了一个小音箱供老师教学使用,第一只用坏后又组装了第二只……


社区学校师生对这位耄耋高龄的老人格外关注和关心爱护,对于老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赞许,对于老人老而心少的精神更是赞赏不已,称赞他是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是金桥镇的“学习达人”。



学习让于老身心更加愉悦、健康。2011年,金桥镇社区学校师生共同推荐于老参与上海市“健康达人”的比赛,社区学校组织了摄制人员为其进行了摄像和制作,并申报到上海市终身学习网,于老从参选的2700人中胜出,成为上海市的“健康达人”。


在“健康达人”表彰会上,于老作了“向前看,往前走”的演讲,他真诚地向大家总结了自身健康长寿的体会:一是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养德先助人;二是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简便养生的方法。只要我们努力学习、自身心态好、刻苦锻炼,“健康之神”就会降临大家的身上。45分钟的演讲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从“学习达人”到“健康达人”,这一身份的转换是于老意外的收获,也是其多年参加学习的必然结果。“健康的体魄来自于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心态来自于不断的学习。”这就是于老对自己经历的总结,也是用自己经历对这经历做出的最好的诠释。


于老用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将新的东西注入所学的知识中,以达到提升和锻炼自己的目的。在学习交谊舞的过程中,于老感觉阿根廷和西班牙的探戈舞姿十分潇洒而漂亮。是否能把大家所熟悉的、农民劳作的动作编入舞蹈呢?经过一番反复地酝酿和构思,以农民的看天、松土、撒种子、插秧、施化肥、割稻、挑担、磨粉等劳作的基本动作并加以夸张、配以耳熟能详 “梁祝”音乐、古今中外混搭、新的探戈舞出现在2013年12月13日 “金桥镇才艺秀”大汇演上,当于老把自己创作的“农民探戈舞”展示给大家,观众们看到他们熟悉的劳作动作变成了诙谐而有趣的舞蹈,气氛异常热烈,从窃窃私语到抚掌大笑,一曲舞毕,观众们掌声热烈而持久。


金桥镇老龄委的领导看了表演,把这个节目作为去敬老院慰问的指定表演节目。敬老院的老人们看了表演不无感慨道“咱们80岁坐在轮椅上,人家80多岁还能上舞台表演跳舞,真不愧‘健康达人’啊。”



于老在社区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想学习交谊舞的社区居民因受报名名额的限制而无法参加学习,萌生了与社区邻居携手共进的念头,几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金桥镇附近20几个健身点,遇有需要帮助的学员就主动地上前进行帮教,成为社区教育的志愿者,并一直坚持到今,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敬佩和赞扬。


从自身参加学习到引导大家一起参加学习,从求学者到志愿奉献者。

这一身份的转变使于老由对知识的索取到奉献,完成了其人生中最为华丽和质变的转身,也为我们终身学习提供了最完美、最经典的样板。


美哉,于老进江!


美哉,永远的“学者”!

 

 

文中素材多由于进江提供,金桥镇社区学校老师对本文均有贡献,至此一并感谢。